腾讯视频《一本好书》第二季为您呈现了经典好书《悲惨世界》。1861年6月,流亡在大西洋盖纳西岛上的法兰西一代文豪维克多·雨果,终于完成他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电影、电视剧、动画、音乐剧,从诞生到现在的158年里,《悲惨世界》被翻拍了几十次,人们用各种形式展现这部震撼人心的文学巨著。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同时又不会脱离那个时代背景,刻画了深陷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物如何与自己命运抗争,但难逃命运枷锁的禁锢,但人性总有其真挚与善良的一面,灼灼闪光照耀着彼此前行。
内容解读
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工人,为了帮助姐姐抚养孩子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处五年徒刑,但因越狱导致刑期加到19年。
假释出狱却没有工作,幸运的是遇到米利埃主教,替他隐瞒偷盗自己银器的罪名还送他银烛台作为启动资金,他被主教的宽厚与爱心所感化,决心从此去恶从善。
化名马德兰的他,倚靠制造黑玻璃的技术发家致富并帮助小城建立福利体系,救助孤寡,成为市长后的马德兰为帮助一位妓女芳汀和她女儿珂赛特摆脱困境被沙威警长认出自己是苦刑犯,原本可以逃脱,却因于心不忍让陌生人替自己受过,而再次被捕入狱。
“是留在天堂里做魔鬼,还是回到地狱去做天使?无论是哪种选择,幸福或者人格,总得舍去一个。这可真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全书第一次提及书名,“卑鄙伪善、怯懦可耻”,无论哪种选择,结果都让人心酸不已!
狱中冉·阿让再次救下一海员后依靠失足落水假象逃脱,终于得以和珂赛特团聚并在一修道院将其抚养成人。可沙威警长仍然多次追捕冉·阿让,却不料在一次内乱中为了保全珂赛特初恋情人马吕斯的性命,冉·阿让遇到一个千载难逢枪杀沙威警长的机会,但最终却放过了沙威。
人生境遇就是如此奇妙,沙威警长在随后一次追捕时可说恍惚而又刻意的放过冉·阿让,却也让沙威警长自己的世界观崩塌,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珂赛特和马吕斯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冉·阿让却因自己身份无法公开露面,连多年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女儿”也误解自己,伤心的他抑郁成疾,终日只有孤寂与他相伴。
虽然最终孩子们了解真相,但冉·阿让此时已经生命垂危,在珂赛特和马吕斯怀里与世长辞。
雨果将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投射到这部作品,也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经典名著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在深度和广度上要有突出的表现。在广度上,《悲惨世界》描述了拿破仑战争期间和之后十几年的社会万象,作者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原型、场景、社会现象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雨果讲述每一个社会局部,都有着新闻记者似的准确,田野调查般的详实,作品几乎是一部拿破仑时代关于巴黎的百科全书。
从构思到成书,历时30年,作者命运起起伏伏,社会也发生巨大改变,既为作者积累丰富的材料,也让作者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在深度上,作者对人类苦难和人性有着触达灵魂的思考,《悲惨世界》被誉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堪称匠心之作。
雨果将自己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投射到这部作品,也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人生价值观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之光
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雨果写到:
只要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
那么,就会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遭遇不可避免的祸;
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
还得不到解决,
或者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
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人的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时常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但眼见书本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如戏剧般一幕幕,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还有另外一条路!
人生中,谁正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又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自己的路上,又该选择怎样的道路坚定的走下去?所有的这些都可以从优秀经典的书籍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