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宁南图书馆

鹤舞金沙

茶韵

来源:宁南 作者:王 俐 发布时间:2016-04-13 点击:1245

    我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茶客,既不懂那些程式化的所谓“茶道”,也分不出茶的三六九等。更不会为了一口喝的,跑到扬子江心去取水,爬到蒙山顶上去釆茶。能够为一杯茶下这等功夫的人,应该算是一个茶痴了吧。而我,顶多是个饮者。饮茶之于我,只是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还不是从小养成的。

    泱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虽然语言不同,生活习惯各异,但喜茶却是共同的,饮茶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飘香的奶茶每餐必备。而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更是“宁可三日无粮,不能一日无茶”,热腾腾的酥油茶是他们的最爱。藏地历史上,因茶而起的战争远不止一两次。居住在苍山脚下的白族人家,以“三道茶” 享誉中外。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茶艺”,那些花样繁多的糊米茶、姜糖茶、烤茶、盐茶、药茶、花茶、果茶等等,不仅让茶成为了美食,更赋予了它养身、治病、驻颜的功能。

    茶,虽然贵为国饮,其实也只是一种寻常植物,中国的大部分地方都有种植。因其加工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发酵茶(红茶),二是非发酵茶(绿茶)。红茶以安化黑茶、普洱砖茶、雅安坨茶最具代表性;绿茶则以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六安瓜片、蒙顶雪芽久负盛名。由于茶的产地不同,口感也略有差异,其价格更是千差万别。据说,最好的茶不是揉熟的,而是放在少女的双乳之间捂熟的,这样的茶会散发出淡淡乳香,所以能卖天价,而且购买者趋之若鹜。当然,这根本就是炒作,大热天把茶放在胸前捂,不要说乳香了,没有汗臭才怪。好的铁观音,确实是有淡淡的乳香,这也是很多茶客喜欢它的原因。但那是茶本身的味道,与少女的乳房无关。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茶自然得配好茶具。要说这茶具的讲究,那就大了。据行家介绍,一是紫砂,二是陶瓷,三是玻璃。而且 “非上等紫砂不能泡出好茶”。 至于我们平常使用的塑料杯、钢化杯、搪瓷杯之类,统统是“糟踏茶叶”。 不过,什么是上等紫砂,我这个外行也不懂。好友送了我一把据说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壶,不知算不算上等紫砂,泡出来的茶好像是要比用其它茶具泡的口感好点。“崇名” 思想作祟罢了,信不得真的。

    据说,国人饮茶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这功劳是不是应该归于那个叫陆羽的老夫子其实无从考证。但茶确实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然怎么会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呢。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喝茶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只不过有的人把茶喝成了“文化”;有的人把茶喝成了“排场”; 而大多数人喝茶纯是为解渴罢了。

    而我喝茶,老实说,不完全是为了解渴。如果纯为解渴,真不如一大杯凉白开来得痛快。可也达不到“文化” 的档次,顶多属于附庸风雅那种。不过,自我感觉还不错。清晨,慵懒地沏上一壶清茶,悠哉游哉,慢斟细品,不经意间,一个上午的光阴就消磨在洇洇茶香里了。恍若间,竟会有一种出世的错觉。怎么样,有点闲闲的小资情调吧。

    平平淡淡一杯茶,不仅是生活必须品,还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如“国宴” 小到“家宴”, 茶都是必不可少的。更别说各种级别、各种规格、各种名目的“茶话会” 了。

    自古文人雅士都爱以茶会友,虽然只是招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之乎者也” 一番。但“穷” 讲究还真是不少,茶叶、茶具不一定是名品,琴棋诗画却是少不得的。听着琴、下着棋、呤着诗、品着画,再邀上一缕清风,伴上一轮明月。这氛围,别说饮的是茶,就是端杯白开水,也能品出雅韵来吧。

    而达官显贵设的茶会,邀的自然也都是显贵之人。那讲究就更多了。茶叶、茶具自然都是极品不说,那佐茶的点心也是琳琅满目,极尽奢华。更重要的是还得有美人歌舞助兴,还得有个娇俏的茶娘拈着兰花指儿一一斟茶。那喝的还是茶吗?喝的是显摆、是排场。当然还有互相利用,勾心斗角。

    也有把茶喝成了负累的,如红楼佳人妙玉。为了一口茶,竟然会跑到冰天雪地里去一朵朵收集梅花心里那一粒雪,放在陶罐里密封了,埋在地下,待来年夏天取出来泡茶。那茶得多金贵啊!怪不得不仅刘姥姥那样的俗物不得喝,就是老祖宗贾母那样的贵人也是没有资格享用的。非得是贾宝玉那样的多情公子、林黛玉那样的诗意美人,方能有福品偿一小盏,而且还不能一两口喝完。因为事先就已告知:“一杯是品、二杯是饮、三五杯就成驴饮了”。 唉!你说这茶喝得累不累?

    寻常百姓,闲来无事备一壶清茶,邀三两知己来吹一通牛,就谈不上啥讲究了。茶不论好坏,有茶味就行。茶具无需精美,粗瓷大碗最好。话题也是天马行空,信口开河,甚至不妨发点牢骚,来两句“国骂”。谈笑间,愁情皆消,烦恼尽解,图的就是一份自在。当然,享受这种快乐不能带功利,不然,就该有酒了。

    有朋自远方来,主人家一声“泡茶”, 客人立马便感受到了待客者的热情,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接下来的交谈就会变得轻松而随意,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也会因为一杯茶而得到升华,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至于遍布城乡的“茶馆”, 更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社交场所,一杯“盖碗茶”, 招得来明星大腕,留得住贩夫走卒。有以茶会友的、有借茶谈生意的、有请茶摆平矛盾的、有无事进来坐坐的。反正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盖碗一端,都是朋友。人生百态,世间万象,官场趣事,井市轶闻,尽可随兴道来。更有那说书的、下棋的、打牌的、挖耳的,把一个小小的茶馆喧染得五味陈杂,热闹非凡。

    茶,上得王谢堂,入得百姓家。正所谓,杯中天地小,茶里乾坤大。不管什么时候,有茶相伴的生活都是有滋有味的。这滋味,平实、幽香、微苦。是茶之韵,也是生活之韵。

                                                                                                  作者地址:宁南县文联转王俐 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