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东侧,地处北纬26050'12"至27018'34"、东经102027'44"至102055'09"之间。东以金沙江为界,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南与会东县毗邻,西同德昌县、会理县接壤,北和普格县、布拖县相连。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43.5公里,总面积1666.7平方公里(卫星定位测量)。2005年,全县耕地12060公顷,林地面积91282公顷,水域面积2008公顷。总人口177326人,由汉、彝、布依、回、藏等14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77%,彝族占21.7%;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县辖19个乡,6个镇,124个村,2个居民委员会,819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地披砂镇,北距州府西昌129公里。
宁南系历史上一条连接川、滇的古通道,早在五、六千年前即有人类栖息。西汉前属古邛都国。唐曾一度为南诏国属地。宋属云南大理国。元为云南罗罗斯宣慰司都元帅府建昌路。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设千总、筑土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置披砂土千户,属会理州永定营。民国二十年(1931年)元旦建县,因地处宁属之南,故命名为“宁南县”。现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县境北东为大凉山余脉,西及西南为鲁南山东坡,黑水河由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金沙江绕东流过。境内最高海拔3919米,最低海拔585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以山地为主,有少量平坝和河滩地。县城位于县境中部黑水河东岸的披砂坝子,海拔1124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0C;年降雨量960毫米;全年无霜期321天,日照时数为2257.7小时。主产水稻、玉米、甘蔗、烤烟等。经济林木种类多,尤其是桑树、油桐、亚热带水果等,宜种面积大,品质好,颇具开发潜力。地下矿藏主要有铅、锌、铜、铁等,分布面广,藏量丰富。其中拉落铁矿蕴藏量1.25亿吨以上,属大型矿床,大部分可露天开采。水能资源丰富,金沙江白鹤滩巨型水电站,经过几十年的调查勘测,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拟建的电站大坝坝址位于县境内的跑马乡,设计装机容量为1400万千瓦,是中国第二大水电站。县境内黑水河及山溪河流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达20余万千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从宁南的实际出发,立足农业,制定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经济发展战略。1978年起,先后提出了“宁南人民要得富,甘蔗、油桐加桑树,把宁南建成糖丝油县”、“近期起步靠种养,中期致富靠加工,远期翻番靠林牧”、“稳定一个基础(粮食),发展四大支柱(甘蔗、蚕桑、油桐、生猪),狠抓五个重点项目(烤烟、亚热带水果、乡镇企业、经济林、草食畜)”的方针。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使蔗糖、蚕桑迅速成为县级经济的两大支柱。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糖、丝陷入市场疲软,价格低迷的境况,一些地方出现挖甘蔗、砍桑树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果断作出“甘蔗、蚕茧收购实行保护价,亏损由县财政承担”的决策,保护了农民、企业的利益,使甘蔗、蚕桑产业得以持续发展并壮大。1993年,县委、县政府结合宁南实际,提出了“稳定一个基础,巩固糖、丝、油,狠抓烟、矿、企”的新战略,把烤烟作为重点来抓,采取县级机关包乡(镇)的办法,形成了“干部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并一直延续下来。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部投资的力度。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提出了“经十年努力,使全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大见成效,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2005年,随着白鹤滩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完成,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在发展中支援建设,在服务中促进发展”的理念,狠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品和第三产业,把为白鹤滩电站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后勤服务保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回顾二十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
各项经济指标持续上升。1985~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由7189万元增加到114700万元;农业总产值由5860万元增加到75125万元;工业总产值由8380万元增加到36269万元;县财政收入由631万元增加到10188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2万元增加到36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34元增加到2853元;城镇职工年平均收入由909元增加到1650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706万元增加到34521万元。
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山、水、田、林、路”配套的农业综合开发,以主干渠堰和塘库整治、竹寿水库建成蓄水、微型水窖新建等为主的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林业长防、天保、退耕还林三大工程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到2005年时已形成了河谷低山地区以粮、蔗、桑为主,二半山区以粮、烟、桑为主,二半山以上地区以粮、烟、牧为主的产业格局。1985年到2005年,在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由6.2万吨增加到7万吨,增长12.6%。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年中,甘蔗种植面积由1688公顷增加到2771公顷,产量由13.75万吨增加到20.49万吨;白砂糖产量由10156吨增加到17493吨;蔗农出售甘蔗收入由713万元增加至3433万元;1997年成为国家优质糖料基地县。1985~2005年,全县桑树拥有量由600万株增到1.5亿株;年养蚕由1.43万张增加到11.33万张;产茧由0.81万担增加到11.44万担;产值由132万元增加到7518万元;1986年成为全省优质茧基地县;全县蚕茧总产、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综合效益五项指标连续五年全省第一。1985年恢复种植烤烟,到1992年时已成为县级经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为二半山及以上地区农民找到了又一条致富路子,被列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上海烟草集团的定点原料基地。到2005年,种植烤烟2740公顷,产烟叶11.97万担,中上等烟叶比例达到90%,烟农售烟收入5993.7万元(含农业税返还)。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实施了草食畜“3150”工程,建立了9个畜牧生产示范区,成为全省畜牧业生产示范县,到2005年底,出栏四畜33.52万头(只),产值3.98亿元。亚热带水果、蔬菜生产有较大发展,特别是秋豌豆、早西红柿、四季豆等反季节蔬菜和早市蔬菜质优量大,远销省内外。
工业迅速发展。二十年间新建了日榨1000吨的松新糖厂,使3户制糖企业日榨甘蔗能力达2700吨;新建了两户缫丝企业,使3户缫丝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492吨;老木河电站竣工投产及新建成了农村小水电站27处,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由5005千瓦增加到24034千瓦,年发电量由869万度增加到11233万度,装机2万千瓦的松新红岩电站正在建设中,电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乡、村通电率达到100%;新建披惠水泥厂,使水泥生产企业达到2户。缫丝、制糖、建材企业等经过多次的技改扩建,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都有较大提高。全县形成了以制糖、缫丝为支柱,电力、建材为骨干的工业体系。金沙江糖业有限公司率先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其生产的“金沙江牌”白砂糖长期保持部、省名优名牌产品。三户缫丝企业生产的20/22旦白厂丝的年平均丝级已接近4A,银鸿丝业公司获得国家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20世纪90年代后期,股份制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市场繁荣商贸兴旺。1986年初,县内商贸行业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集体商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多数逐渐出现不景气或亏损境况,而个体和私营商业因经营的方式灵活多样而迅速发展壮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集体商贸企业陆续退出流通领域而让位于个体和私营经济,各种商店、摊点及超市遍布城乡,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交通、通讯事业快速发展。1985年,全县公路总里程94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西巧路白水河至宁南县城,通过改造达到三级公路标准。1986年以后,先后又修建了松(新)-马(桑坪)、沿江等公路,同时对西巧公路进行改造,新建了阳甸大桥、葫芦口金沙江大桥,完成了“通县油路”70公里的建设。到2005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506.87公里,平均每百人拥有公路1.4公里,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车行由通到畅,公路标准由低到高,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跨越。摩托车拥有量达2.4万辆,宁南被喻为“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信息网络快速发展。1993年8月,城区程控电话开通,随后发展到农村,到2005年,全县有固定电话1.5万户,每百人中有8.5部固定电话,另有小灵通用户1500余户;1996年始有移动电话,到1999年6月时,全县移动用户只有200余户,随后用户猛增,基站遍布城乡,到2005年,仅在宁南登记入户的移动电话有2万户;1997年底开通英特网业务,2002年开通了宽带数据—ADSL业务;全县邮路总长1214公里。
教科文卫事业蓬勃发展。教育发展效果显著,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水平逐年提高。1992年实现“普初”,经过10年努力于2002年实现了“普九”。全县各中小学校舍基本上得到了改建、扩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97年普及实验教学,2005年远程教育又落户宁南各中学和乡镇中心校。“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寄宿制经费的落实,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发展,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到2005年末,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07所,其中小学101所;专职教师1471人,在校学生2824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在科技发展上,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与国际山地中心、中科院、西昌农专等20多个国内外科研、教育单位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与科技交流关系。宁南已成为国际山地中心水土保持试点县、国家科委重点联系县,取得了“等高固氮植物篱”、“干热河谷造林”等一批国家、省州级科研项目成果,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5%,成为全国科技先进县。农业实用技术的普遍推广运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长期活跃在农村、厂矿、学校;城乡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到2005年,全县建有卫星电视地面差转站24座,电视发射机28台,乡镇卫星电视差转站13座,以及闭路电视等,播出节目25套,城乡电视覆盖率达78.5%。全民健身运动深入人心。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各医院的基础设施得到更新完善,特别是县医院陆续配置了先进的诊疗设备,并被批准为国家二级乙等医院。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了省级达标验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开始起步。到2005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卫生技术人员410人,拥有病床311张,形成了以县级卫生单位为龙头的卫生体系。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认真贯彻,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1985年以来,县城新建了高桥路、政府大道、商业街;改建扩建了石牌坊路、白鹤滩大道、中心街、顺城街;整治了城区的各街巷,并对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区乡新建葫芦口集镇,改建、扩建了松新和白鹤滩、华弹等集镇,全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发展完善,并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全县国有、集体企业从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及劳动、工资、保险制度改革入手逐步深入,到2005年底大部分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一个覆盖各类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经过1993年、1998年特别是2001年县乡机构改革,政府职能由大包大揽转到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依法行政、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上来。通过城镇职工住房改革,职工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职工的住房制度由福利分房逐步过渡到市场化。
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从1986年起,宁南相继开展的“一五”、“二五”、“三五”、“四五”普法教育通过验收,“五五”普法教育全面展开,全县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逐步增强,并被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称号。
20年来,宁南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因地制宜,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挫折,走出一条工农业协调发展之路。全县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正在为建设一个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宁南而奋!